被夸大了的失败经验,无非是变相的成功学

研究了那么多失败的案例,仍然做不好一家企业

1

这两天朋友圈对所谓失败学传的很疯,各位大咖竞相转载,什么“失败乃成功之母”,“从成功中学得少、从失败中学得多”各种评论云集,甚至爱迪生的电灯试验这种老掉牙的故事都被搬了出来。

诚然,我同意失败这玩意儿是个好东西,人不可能不犯错误,公司也不可能永远成功,一个人在失败面前的反思,一个企业从失败中总结,对个人,企业以及他人的发展都会有不言而喻的意义,然而古往今来,人们往往偏重对成功经验的吸取,而疏于对失败教训的探寻。从这个角度来说,正确对待失败比正确对待成功更有意义。

马云爸爸曾经在《赢在中国》上不止一次讲过:不要迷信成功学,要多看别人的失败经历。甚至在湖畔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指出:湖畔大学跟MBA巨大的差异,那就是我们在这儿学习别人是怎么失败的

2

我第一次接触比较正规的失败学,是吴晓波老师的《大败局》,当时我还在上大学,当时我就觉得吴晓波老师写的深刻,对企业失败的反思很彻底,甚至觉得这本书是企业家们床头必备的一本书呀,每天有事没事翻一翻,提醒自己不要犯错。

后来在创业公司工作时候,又重新翻了翻这本书,也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这些失败的人当中,又有几个在失败后东山再起的呢?在各位的印象中,也许只有史玉柱一个吧。

吴晓波老师在书里阐述的失败原因难道这些企业家自己不知道?都是采访资料整理的,很多都是创业者自己口述的,那么他们的深刻反思肯定要比书中更加透彻。除了那些锒铛入狱的,失败了的前辈们真的没有资源再东山再起?

1998年,记者方向明出了一本书叫《研究失败》,记录了一批民营企业失败的全过程。而他的编辑说,方向明的稿子,“是蘸着血写出来的”。好的失败研究,首先要广泛收集信息,要多角度去验证,去“磨”采访对象;其次是记者要有很好的信誉,这样采访对象才能信任你;第三,记者还要是“积极性、建设性的研究”,而不是单纯揭露和对抗。

所以我们会发现,研究了那么多失败的案例,仍然做不好一家企业,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无论是商学院的教授,记着的报导还是大咖的分享,失败的经验大家就是讲讲场面话,真正失败的原因可能就没那么简单,不愿公开的内幕细节,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罢了。

这就是我们研究失败学的怪圈之一。

3

现在的氛围更加让我觉得大家在盲目的追捧失败,一而再再而三的夸大失败经验,不止一次的和互联网圈内人士交流,每每就提起,哪个哪个死在了哪个上面,套用的理由无非是创新力不足,细分市场不明确,没有认知到需求点在哪儿。

对,你们说的都对,但是我就是不听,能咋的。

研究失败本来是好事,别人走了哪些弯路以后可以不走,但不是纸上谈兵和装逼的代名词,分析某某企业失败案例头头是道,一大串总结显得你见解深刻;不少创业失败的人甚至给自己一个title:连续创业者;某些企业甚至招高级管理上有一条,有失败创业经历的人。

本来应该静下来心来研究的一门科学,却被浮躁的人们所绑架。

马云为了推行自己的“失败教育”,创办了湖畔大学。马云不止一次表示退休后会写一本书,叫《阿里巴巴的1001个错误》。经历过大起大落的史玉柱是这样反思失败的:人在成功时候总结的经验往往是扭曲的,在失败时候总结的教训往往是最真实的。失败的时候要认真总结,避免头脑发热。

大佬们说的很对啊,在大佬们放个屁你们都能追成热点的年代,他们口中失败已经脱离了他们本身想要传达的意思,本意是好的,但是失败教育归根到底还是依赖于那个总结反思的人,而不在于从谁的口中说的。

也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些成功大佬们的失败学却要他们的成功做背书。

中国90%的创业企业会失败,如果你没有成功过,你的失败故事就没有人听,你如果中途一直默默无闻最后失败告终,你失败的经历也没有人关心。但是一旦你成功了,你的失败就是你巨大的“财富”,甚至可以有资本装逼了,你可以像马云一样:我人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建立了阿里巴巴。

这就是我们研究失败的怪圈之二。

4

我们把问题回归到失败本质,失败的社会地位真的这么高么?失败和成功之间是不是有必然的联系?《出奇制胜》这本书里面讲述的案例,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和感悟。

2008年,4名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975~2003年美国创业者的历史数据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目的是想看看经历过生意失败的创始人在后来的创业上表现如何。他们是否已经从过去的失败中汲取了教训?研究人员将两类企业家的失败案例进行了对比,一类是成功将企业带到上市的创始人,另一类则是以前从未创办过企业的创业者。

结果证明,在调整了统计误差范围之后,有过失败经历的企业家未必就比一辈子从未经营过企业的人做得更好。指望在把一家企业搞砸之后突然就能在商场上叱咤风云了,这跟你因为输了第一场比赛就觉得第二场能赢没太大区别,都不太着调。

根据这项研究,另一方面,成功的企业家却有50%的可能性在二次创业中取得成功。你胜利的次数越多,你就越有可能再次胜利。

2011年,创业指南针(Startup Compass)公司研究了3200家初创阶段的科技公司,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对于具有很高市场风险的软件公司来说,”研究人员比约恩·赫尔曼解释说,“不确定性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你从上一家公司获取的经验,都不一定能对第二家公司的实际成功起到显著作用。”

创业成功本就是小概率事件,失败是大概率事件,如果创业失败真的和成功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那么我觉得只要天天喝鸡汤,你就能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了。反而你之前的成功经历却给你在行业留下了口碑,增强了自信,为下一次的成功做好了铺垫。

所以,这样看来,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样的话,其实还是要辩证去看的,别陷落在鸡汤里无法自拔。

这就是这就是我们研究失败的怪圈之三。

5

在《出奇制胜》这本书中有个心脏搭桥手术研究中,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如果一名医生自己开始手术失败了,那后面会弄得更糟,而新医生一开始就成功了,则后面成功概率会更大;如果医生旁观了自己的同事在手术上失败的经历,那么他自己接下来的手术成功率就会提升;而如果是旁观了同事成功地完成手术,成功率却没有得到提升。

也就是说,别人的失败有助于自己的成功;别人的成功无助于自己的成功。自己的失败和自己的未来成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自己的成功却能有助于未来的成功。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从生存本能来说,自己失败了,自己更愿意为自己寻找外部原因,因为我们需要让自己以后心安理得的活下去。而我们在看别人的失败时候,却会更加客观和理性。

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对待失败呢?

其实这个世界上本没有成功失败可言,失败和成功只是我们在漫长的人生路上,给某个阶段打上的标签而已,而这对标签,不过是大家闲的蛋疼满足茶余饭后谈资和总结发明的词汇而已。你不论作为创业者,还是简简单单只求岁月静好的普通人,只要有了想法和念想,可以去尝试,在尝试的路上不断复盘,不断迭代,不断优化,不断行动,实现一个个小的目标。如果非要给失败下一个定义,那就是放弃。

你可以推崇失败学,你可以从别人的失败中去汲取教训,但是无论怎样,关键是你这个人对待失败的态度以及后期采取的行动才是至关重要的。

失败是个好东西,我们要尊重他,但不要神话他,迷信他。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百科优化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zutan.com/ndews/46.html

(32)
百科优化网的头像百科优化网
上一篇 2017年4月17日 下午2:21
下一篇 2017年4月17日 下午2:35

相关推荐

  • 小米SU7撞2人后起火焚毁,肇事司机弃车逃离,当地通报警情,小米回应

    4月11日消息,今日,广东徐闻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4月5日5时许,25岁的陈某驾驶小汽车途经徐闻县曲界镇华海农场十四队路段时,与对向车道一辆两轮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两轮电动车两名驾乘人员当场死亡,小汽车起火燃烧。事故发生后,陈某逃离现场,后迫于公安机关的追捕压力投案。 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涉嫌交通肇事罪已被执行逮捕。案件侦办工作正在进一步进行中。 同日,…

    2025年4月12日
    5800
  • “公公扒灰?固始曝出大瓜”?曝出的事件很狗血,网友还是别吃瓜

    现在这短视频平台,真是越来越热闹了,啥样的事儿都能冒出来,甭管多离谱,只要够吸睛,分分钟就能成全网热议的话题。最近河南固始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一个叫“燕儿爷”的女博主,在自己的账号上爆了个大瓜,直接把网友们的眼球给震碎了。 这燕儿爷在短视频平台上有六万多粉丝,说起来也算个小网红了。她是个二婚的女人,小时候没了娘,第一段婚姻又因为家暴离了婚,后来再婚嫁了现在的…

    2025年4月17日
    1400
  • 京东·京喜产业带发展大会举办 合作商家超百万、服务2.6亿消费者

    “牛肉丸是用骨泥压制的,谁敢吃?男装退货率60%以上,还得砸钱投流投广告,好好的企业都做不下去了!” 4月25日,京东·京喜产业带发展大会在江苏宿迁举行,京喜自营负责人在大会上直击行业“低价恶卷”乱象,并以食品和男装行业举例,引发广大商家共鸣。 “当前部分电商平台陷入无底线的低价恶卷,卷出坑蒙拐骗,卷得越卖越亏。”京东京喜自营负责人祁婷表示,低价恶卷下不但消…

    2025年4月26日
    900
  • 从设计默认值开始,给用户和产品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默认值是你的数字产品的默认基准设定值,这些填充设置的默认值虽然常常不多,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它更像是是设计师为设计作出一些基本的“决定”,帮助用户更快的让产品运行起来,上手使用。默认值对于产品和用户而言很重要,今天的文章,我们将会探讨设计师要如何设置默认值的样式、交互和字段细节,确保给用户和产品都能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2017年4月17日
    16403
  • 战火持续!美团京东外卖发超10元红包券,商家讲述:大额红包或存套利空间

    4月24日消息,京东(09618.HK)和美团(03690.HK)外卖之争的“战火”仍在继续。 近日,有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表示,两家平台在补贴上不断发力,美团外卖APP发放“每日大额券”,打出“最快30分钟送达”的口号;京东外卖也推出“百亿补贴”等活动,“补贴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资料配图 图据视觉中国 美团、京东发大额红包 打开美团外卖APP可以看到,…

    2025年4月25日
    1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