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频频上热搜,智驾“祛魅”不“祛势”

小米汽车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近日,多位车主在社交平台吐槽小米汽车,“买Ultra就是为了那1548匹马力,结果一脚油门被锁了900匹?”

另有博主用鼓风机实测发现,宣称“高效导流”的挖孔设计竟连一张纸巾都吹不动。网友戏称:“花4.2万等几个月,结果买了个装饰品?”

5月7日深夜,小米汽车就上述问题在《关于大家关心问题的回答》中发文回应并表示致歉,再度登上热搜第一。

小米汽车频频上热搜,智驾“祛魅”不“祛势”

“热锅”上的小米

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3月29日,小米汽车引发了一场全网关注的事故。三名年轻女性驾驶小米SU7在高速公路发生严重撞车不幸遇难。对于这起事故,小米官方回应表示,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

上述事情发生不到两个星期,#网传SU7撞2人后起火焚毁#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位置。据网友爆料称,在广东徐闻有一辆小米SU7撞到两少年后逃逸,汽车后续还发生起火情况。与此同时,还有多段关于现场的视频在网络平台流传开。

此次道歉事件的导火索是小米SU7 Ultra的两次争议:一是车机系统更新后锁住半数马力,用户需“刷赛道成绩”才能解锁性能;二是被车主实测“打脸”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功能存疑。

不少车主直言,性能本是SU7 Ultra的核心卖点,如今却像“被套上缰绳的野马”,官方未经沟通的“一刀切”做法,既侵犯了选择权,也削弱了产品价值。面对质疑,小米汽车连夜致歉,承认“沟通不足”,并暂停更新推送,承诺4-8周内推出修复版本。

如果说“排位模式”是功能争议,那么,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争议则揭开另一层行业疮疤。

车主实测显示,这款选装价4.2万元的部件既无法有效导流,也难以产生下压力,被讽为“最贵装饰品”。

小米回应称:该设计本为复刻原型车造型,满足用户对外观的追求,散热和导流仅是“附加功能”。为平息争议,官方推出限时改配服务(可换回铝制盖)并赠送2万积分补偿,同时强调其1.3kg减重优势及赛道实测表现。

小米的快速改配和补偿背后,折射的是整个行业的困境。新势力车企为追求差异化,将赛道性能包装成核心卖点,种种性能冗余不仅带来安全隐患,更造成社会资源的错配。

在行业分析人士看来,这场风波或许预示着智能汽车竞争的下半场转向。用户要的不再是冰冷的参数堆砌,而是参与产品定义的话语权;车企不能仅靠OTA“打补丁”,而需构建从研发到服务的全周期共治生态。

小米SU7是小米汽车推出的首款车型,该车自去年3月上市就备受市场追捧。去年累计销量为136854辆,超标完成年销量目标。或受事故影响,小米汽车在4月交付量出现下滑,交付超2.8万辆,低于3月的超2.9万辆。

按照规划,小米汽车将于6-7月上市第二款车型——小米YU7,定位中大型轿跑SUV,分为单电机版和双电机版,主要竞争对手是来自特斯拉的Model Y,预计市场定价可能会低于特斯拉Model Y。

“智驾”规则重塑

小米汽车如何“冷静”下来?给智驾祛魅是最好的手段。

5月4日,小米汽车官网的订购页面悄然发生一场“文字革命”——“智驾”二字被彻底抹去,取而代之的是“辅助驾驶”的谨慎表述。

目前,在小米汽车官网订购页面上,小米SU7标准版的“小米智驾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高配版的“小米智驾Max”则升级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在小米官方微博发布的宣传物料中,“小米智驾”的话术也换成了“小米辅助驾驶”。

“智驾”消失背后,既是一场在政策铁幕下的集体求生,也是一场改写行业规则的生死竞速。

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的一场闭门会议震动行业。这场汇聚60家车企高管的推进会,直接对智能驾驶宣传下达“死刑判决”。

4月2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强调企业需明确系统边界、履行告知义务,并规范功能命名,推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在明确责任边界下稳步落地。

4月27日,华为联合十余家车企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强调“营销透明”。

据行业人士观察,新政或将催生三大产业变革:一是测试成本飙升,单个车型虚实融合测试预算从3000万跃升至1.2亿;二是话语权转移,中汽中心等第三方机构掌握技术认证生杀大权;三是用户教育产业化,驾驶培训课程成新车交付标配。有机构预测,2026年智能驾驶宣传合规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较2024年增长800%。

尽管如此,智能化仍是大势所趋。行业预测显示,2025年乘用车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渗透率将达到20%,与2024年相比近乎翻倍。

同花顺数据显示,目前A股智能汽车板块一共有50只核心概念股。从二级市场表现看,截至5月7日收盘,今年以来涨幅超过30%的个股包括卧龙电驱、中鼎股份、广和通、银轮股份、伯特利、科达利等。

小米汽车频频上热搜,智驾“祛魅”不“祛势”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览富财经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zutan.com/ndews/6636.html

(0)
览富财经网的头像览富财经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9日 下午2:00
下一篇 2025年5月9日 下午2:01

相关推荐

  • 迦南智能年产5万台大功率超级充电桩生产线项目在慈溪奠基

    4月18日上午,迦南智能(300880)子公司浙江迦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宁波慈溪举行“年产5万台大功率超级充电桩生产线项目”奠基仪式。慈溪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周高及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等领导出席仪式,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中石化浙江宁波石油分公司、国网宁夏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宁波慈溪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帝联工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

    2025年4月21日
    2400
  • 美国关税变动引发连锁反应,中国跨境电商爆火!概念股集体大涨

    美国连续调整关税政策,竟让一款中国跨境电商应用爆火。 根据科技网站TechCrunch报道,中国跨境电商应用DHgate(敦煌网)在美国爆火。该应用已跃居苹果美国应用商店免费应用排行榜的第二位。 或受该消息刺激,4月15日,跨境电商概念震荡拉升。截至收盘,创源股份、三态股份双双收获20CM涨停,久祺股份涨17.39%,洪兴股份、瑞贝卡等多股收获10CM涨停。…

    2025年4月16日
    2100
  • 被人形机器人概念“带飞”,PEEK从“小众材料”变“资本宠儿”

    又一与人形机器人相关概念走强! 近期,机器人领域消息不断,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将于4月24日至26日在无锡市惠山区举办。此外,马斯克透露重要规划:预计2025年将在工厂部署数千个擎天柱,目标到2029—2030年实现年产百万台,这是其首次提到百万台量产目标。 在消息刺激下,4月24日,PEEK材料板块上涨,新瀚新材、中广核技、中欣氟材实现涨停,另有富恒新…

    2025年4月25日
    2000
  • 太力科技IPO:利润增速放缓、一股独大,注册生效仍面临诸多挑战

    近期,广东太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力科技”)IPO注册申请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同意,将登陆创业板。2023年8月11日,太力科技通过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会议。直至2025年2月12日才提交注册申请。2月18日,太力科技IPO审核状态变更为“注册生效”。 览富财经网注意到,太力科技IPO前曾连续多年亏损,去年还出现利润增速下滑的情况;公司销售费用高企…

    2025年4月24日
    2200
  • 亿帆医药:2024年净利润增长170%,创新药已实现海外发货

    亿立舒对外发出量已超27万支。 4月27日,亿帆医药公布2024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26.84%;归母净利润3.86亿,增长170.04%。公司表示,业绩大幅上升的原因主要系,新增及原有医药自有产品(含进口)的销售量增加,从而推动了产品毛利的提升;此外,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大幅减少。 市场分析指出,作为国内为数不多…

    2025年4月28日
    1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