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出海趋势难挡,中国企业解锁全球医药产业链新机遇

5月21日,A股创新药概念异动拉升,截至收盘,板块指数(886051)上涨1.42%。舒泰神、海辰药业、三生国健、康弘药业、哈三联实现涨停,另有锦波生物、华纳药厂、一品红、热景生物等成分股跟涨。

消息面上,5月20日,三生国健发布公告,公告中提到公司与关联方三生制药和沈阳三生共同签署了一份许可协议,涉及与辉瑞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许可产品707项目。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协议中12.5亿美元的首付款再次刷新了国产创新药出海首付款金额纪录。

创新药出海趋势难挡,中国企业解锁全球医药产业链新机遇

交易火爆,60亿规模跻身行业前列

国产创新药是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全新化学结构、作用机制或技术路径研发的药物,具有突破性疗效或解决现有治疗难题的能力。相对于仿制药,创新药物强调化学结构新颖或新的治疗用途,随着我国对知识产权现状的逐步改善,创新药物的研究给企业带来了更高额的收益。

而‌‌‌国产创新药出海‌是指中国创新药企业将其研发的药物推向国际市场,以拓展全球市场并实现国际化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是中国创新药出海史上的关键一年。在此之前,国产创新药以license out(许可输出)形式出海的项目数量均不超过10款,然而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猛增至39款。

这一爆发趋势,不知不觉延续至2025年,无论在数量还是金额方面都呈现出持续火热的态势。根据公开信息梳理,2025年第一季度(截至3月17日),中国创新药领域的授权合作事件超过50起。其中,国际授权合作“license-out”事件近20起,至少11起合作披露合作金额超1亿美元,合作涉及总金额超过110亿美元。

本次三生国健与辉瑞签署的双特异性抗体产品许可协议属于典型的创新药出海案例。据悉,12.5亿元首付款+最高48亿的里程碑付款,已跻身全球License out交易前列,与默沙东引进礼新医药PD-1/VEGF双抗(首付款5.88亿美元)、BioNTech收购普米斯生物(8亿美元)等案例同属创新药出海的高价值合作。

业内人士点评称,三生国健通过License out模式,借助辉瑞的全球研发网络、注册经验及商业化能力,加速SSGJ-707的国际化进程,符合行业对“创新药出海”的主流定义。

增厚回报,提升全球竞争力

那么,创新药为什么要出海?

纵观国内医药市场,在医保控费政策下,创新药定价被持续压缩。以某降糖药物为例,其价格从15元/片被医保谈判压至5.39元/片,企业股价应声下跌,反映出国内市场“以价换量”模式的局限性。与此同时,创新药靶点同质化严重,国内70%的临床产品集中于21%的靶点,而海外这一比例仅为9.93%。这种“内卷”导致资源浪费,企业难以通过单一市场实现创新回报。

再看海外市场,欧美市场的高支付能力与创新药的溢价空间,构成国产创新药出海的直接动力。以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为例,其美国定价约6.3万元/瓶,而国内医保定价仅为1912元/瓶,中美售价相差超30倍。2025年一季度,泽布替尼在美国销售额达5.63亿美元,同比增长60%,印证了“闯关欧美发达市场=手握全球通行证”的商业逻辑。

新兴市场同样充满机遇。东南亚凭借6.7亿人口基数和RCEP自贸协定的关税红利,正成为全球药企的必争之地。中国药企通过“技术输出+本地化生产+产品出口”模式,深度嵌入区域供应链。

事实上,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本质,是参与全球医药产业链的竞争与重构。欧美市场严格的审评审批体系倒逼企业提升研发标准。以传奇生物的CAR-T疗法为例,其西达基奥仑赛通过与全球第二款靶向BCMA的CAR-T产品“头对头”研究获胜,最终获得FDA批准上市,标志着中国药企在高端疗法领域的技术突破。

同时,技术平台的迭代与复合型合作模式的创新,进一步增强了中国药企的全球竞争力。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的合作协议,通过“资本+权益”复合合作范式,验证了中国技术平台的国际竞争力。

多企业推动药品出海

目前,涉及创新药出海业务的上市药企不在少数。

百利天恒2024年实现营收58.2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36.31%,净利润扭亏为盈。报告期内,百利天恒收到其核心产品BL-B01D1的海外合作伙伴百时美施贵宝基于合作协议支付的8亿美元首付款,成为创新药出海拉动业绩增长的典范。

创新药出海趋势难挡,中国企业解锁全球医药产业链新机遇

百济神州在创新药出海领域成绩斐然,是中国创新药走向国际市场的典型代表,其创新药出海案例主要体现在泽布替尼。

在泽布替尼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之后,被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项疗法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2023年,泽布替尼全球年销售额首次突破十亿美元大关,达到13亿美元,成为国内首个“十亿美元分子”,且其在美国的价格是中国医保价的11倍。

2024年底,恒瑞医药将自主研发的Delta样配体3(DLL3)ADC创新药SHR - 4849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美国IDEAYA Biosciences公司。根据协议,IDEAYA Biosciences需支付7500万美元首付款,研发里程碑款累计不超过2亿美元,销售里程碑款累计不超过7.7亿美元,潜在付款总额达10.45亿美元,恒瑞还可收取一定比例销售提成。

2023年10月底,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抗PD - 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获美国FDA批准,成为FDA批准上市的首个中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创新生物药。

传奇生物通过技术授权和联合开发,与强生等国际药企合作,共同推进CAR-T产品的全球化。

2022年,西达基奥仑赛获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商品名为 CARVYKTI® ,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西达基奥仑赛在美国定价46.5万美元。2022年第二季度销售额达2400万美元,第三、四季度均为5500万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额为7200万美元,其中传奇生物获得3630万美元收入 。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览富财经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zutan.com/ndews/8050.html

(0)
览富财经网的头像览富财经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3日 下午2:01
下一篇 2025年5月23日 下午2:01

相关推荐

  • 印巴交火余温未散,军工电子题材“趁热”崛起

    5月12日,A股军工板块全面爆发,盘面上,军贸概念大涨、军工信息化、军工电子等方向领涨,航天南湖、华如科技、七一二、国睿科技等多只成分股涨停。消息面上,日前,在巴控克什米尔控制线上,巴基斯坦和印度发生交火。随后,印巴停火协议正式生效。 开源证券发布的研报称,全球军事力量再平衡将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资产的“地缘风险溢价”或导致军工股避险属性的估值重估…

    2025年5月13日
    1400
  • 机构:银轮股份液冷业务放量在即,第三增长曲线已然成型

    源达信息5月14日发布评级报告称,首次授予银轮股份(002126)“买入”评级。 银轮股份深耕热管理行业四十余年,多轮战略精准判断行业趋势,2005-2024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达19%。这其中,除了主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之外,不断开拓新的业绩增长点,也是银轮股份保持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液冷业务有望成为引领银轮股份业绩新一轮爆发的“发动机”。据源达信息预测…

    2025年5月15日
    1600
  • 5连板涨停!春光科技是怎么做到的?

    5月12日,春光科技(603657.SH)再度涨停,走出5连板。 得益于国内吸尘器整机代工业务的订单增加,推动相关业务收入增加,春光科技的经营业绩得到改善。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此外,春光科技近年来通过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扩展了生产基地和产品种类,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新技术、新产品迭代升级,以科技创新驱动公司…

    2025年5月13日
    1500
  • 美国关税变动引发连锁反应,中国跨境电商爆火!概念股集体大涨

    美国连续调整关税政策,竟让一款中国跨境电商应用爆火。 根据科技网站TechCrunch报道,中国跨境电商应用DHgate(敦煌网)在美国爆火。该应用已跃居苹果美国应用商店免费应用排行榜的第二位。 或受该消息刺激,4月15日,跨境电商概念震荡拉升。截至收盘,创源股份、三态股份双双收获20CM涨停,久祺股份涨17.39%,洪兴股份、瑞贝卡等多股收获10CM涨停。…

    2025年4月16日
    2500
  • 并购重组新规落地,四个“首次”成关键词

    近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实施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提出多个“首次”,并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并购重组新规落地 此次公布实施的新规,是为落实“并购六条”,在简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工具、提升监管包容度等方面做出配套规定,创新性地设计了多个“首次”。其中包括首次建立简易审核程序;首次调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监管要求;首次建立分期支付机…

    2025年5月20日
    1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