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广东英德,山涧溪流本该是避暑胜地,却在今年五一假期成为了舆论焦点。一条名为"一线天"的溪谷里,22名结伴而行的徒步爱好者遭遇了意外——其中一人在潜水时不幸溺亡。事发后,遇难者家属向同行的21人提出86万元的补偿诉求,这一消息迅速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位于石牯塘镇的"一线天"溪谷,因其峡谷顶部仅一线透光的独特地貌得名。清澈见底的溪水、嶙峋的怪石和茂密的植被,让这里成为徒步爱好者口中的"溯溪天花板"。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的传播,越来越多户外爱好者慕名而来,甚至不惜凌晨四五点摸黑进山,就为避开保护区的巡查。
当地民宿老板透露,这里其实是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官方早已明令禁止进入。但社交平台上那些"秘境探险"的视频太诱人了,不少人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很多人觉得自己经验丰富,不会出事。"老板无奈地说。
据5月17日的媒体报道称,5月2日下午,活动召集人刘某带领的22人队伍正在溪谷中涉水前行。一名男子突然潜入深潭,却再也没能浮出水面。同行者立即展开救援,有人托着他的头部转移到浅水区,有人用桨板进行心肺复苏。但从现场视频来看,整个救援过程显得仓促而混乱,最终没能挽回生命。
事发后,家属提出的赔偿诉求让同行者陷入两难。70万元死亡赔偿金加上16万元丧葬费,这样的金额对于普通徒步爱好者来说堪称天文数字。更棘手的是,这支队伍既没有专业领队,也未签署任何风险告知协议,责任划分成了难题。
事件在网上引发激烈讨论,网友观点呈现两极分化:
风险自担派认为:既然选择参与高风险活动,就该预见到可能的后果。有评论直言:"如果每次出事都要同伴赔偿,以后谁还敢组队?"
组织者责任派认为:“活动召集人刘某作为发起者,有义务确保安全。”就算是AA制,组织者也该提前考察路线、提醒风险。"甚至有人建议:"以后组队必须签免责协议,否则出了事就得担责。"
管理漏洞派认为:“既然是禁止区域,为什么还能频繁有人进入?”有网友翻出2024年保护区的通告,上面明确提到"一线天"属于禁止开发区,但违规现象依然屡禁不止。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分析,根据《民法典》第1176条"自甘风险"原则,同行者若不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通常无需担责。但组织者刘某若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可能需承担侵权责任。例如,未提前告知风险、未配备必要救援设备等。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网红打卡地"的诱惑让不少人忽视了安全底线。但户外探险不是赌运气,每一次侥幸都可能付出生命代价。对于遇难者家属来说,86万元赔偿或许能带来些许安慰,却永远无法弥补失去亲人的痛苦。而对于同行者而言,这场风波也该让他们明白:结伴而行不仅是为了分享风景,更意味着相互守护的责任。
这件事最终会如何收场,我们拭目以待。但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真正的诗和远方,不该以生命为代价去换取。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武汉热线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zutan.com/ndews/7644.html